探究不同頻率的疊加對繩波的影響
假設
當兩個波的頻率呈倍數關係時其干涉之繩波可達穩定狀態
定義
穩定狀態:在肉眼觀測下,繩波波形固定不變
變因
- 操作變因:兩個單體個別的振動頻率
- 應變變因:繩波的形狀與狀態
實驗器材
- 單體兩個
- 氣球握把兩個
- 手機(音波數位訊號產生器)兩台
- 擴大機兩台
- 3.5mm TRRS to 3.5mm TRRS 公對公電線兩條
- 附鱷魚夾之電線四條
- 手機(攝影機)
- 棉繩
- 鐵尺
- 黑色海報紙
實驗步驟
實驗器材設置
- 將兩台擴大機插上電源
- 將氣球握把分別固定於單體震動薄膜之中心
- 以附有鱷魚夾之電線分別連結單體與擴大器
- 將棉線兩端分別綁在氣球握把上
- 手機下載 phyphox 作為音波數位訊號產生器
- 以音源線連接手機以及擴大器
- 將黑色海報紙放在繩子後以利錄影
實驗器材校正
-
使用鐵尺將綿線兩端打結處調整至距單體 5 公分處
-
使一側單體以最大音量播放頻率為 30 赫茲之聲音
-
量測產生之繩波振幅
-
改以另一側之單體重複步驟 2~3
-
將振幅較大之一側單體音量調小直到繩波振幅等於另一測之振幅
步驟 2~5:
調整兩個單體的音量相同,確保控制變因不變。
實驗進行步驟
- 設定兩側單體聲音頻率為 30 赫茲
- 同時使左右單體開始震動
- 觀察繩波並用手機錄影
- 將左側單體播放之聲音頻率增加 10 赫茲
- 重複步驟 2~4 7次
- 設定兩側單體聲音頻率為 40 赫茲
- 重複步驟 2~4 7次
- 設定兩側單體聲音頻率為 50 赫茲
- 重複步驟 2~4 6次
實驗數據
右側單體震動頻率 30 Hz | |||
---|---|---|---|
兩氣球握把距離(cm) | 繩長(cm) | 左側單體震動頻率(Hz) | 是否達穩定狀態 |
94.5 | 97.8 | 30 | 是 |
94.5 | 97.8 | 40 | 否 |
94.5 | 97.8 | 50 | 否 |
94.5 | 97.8 | 60 | 是 |
94.5 | 97.8 | 70 | 否 |
94.5 | 97.8 | 80 | 否 |
94.5 | 97.8 | 90 | 是 |
94.5 | 97.8 | 100 | 是 |
右側單體震動頻率 40 Hz | |||
---|---|---|---|
兩氣球握把距離(cm) | 繩長(cm) | 左側單體震動頻率(Hz) | 是否達穩定狀態 |
94.5 | 97.8 | 40 | 是 |
94.5 | 97.8 | 50 | 否 |
94.5 | 97.8 | 60 | 否 |
94.5 | 97.8 | 70 | 否 |
94.5 | 97.8 | 80 | 是 |
94.5 | 97.8 | 90 | 否 |
94.5 | 97.8 | 100 | 否 |
右側單體震動頻率 50 Hz | |||
---|---|---|---|
兩氣球握把距離(cm) | 繩長(cm) | 左側單體震動頻率(Hz) | 是否達穩定狀態 |
94.5 | 97.8 | 50 | 是 |
94.5 | 97.8 | 60 | 否 |
94.5 | 97.8 | 70 | 否 |
94.5 | 97.8 | 80 | 否 |
94.5 | 97.8 | 90 | 否 |
94.5 | 97.8 | 100 | 是 |
結果討論
當兩側單體的頻率為倍數關係時,可觀測到繩波波形達到穩定狀態。推測倍數的頻率關係會使產生的波長有一定的比例關係,因此在互相干涉達到穩定狀態。而非倍數關係時,大部分繩波波形皆不穩定,只有左 100 右 30 的組別達到穩定。根據實驗認為原因為兩頻率相差較大,頻率 100 產生的振幅相對頻率 30 產生的小,因此無法對頻率 30 產生的波形造成明顯的干涉。
由實驗數據可支持我們的假設。
模擬
數位模擬
透過 Desmos 編寫數學式來模擬波與波干涉的關係。
類比模擬
透過示波器來模擬波與波干涉的關係。
✨特別感謝
ianwang 技術支援
本部落格所有文章除特別聲明外,均採用 CC BY-NC-SA 4.0 許可協議。轉載請註明來自 和泉小角落!
評論